🔥51CTO热榜:2025-08-21

AI工具承诺能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但对很多人来说,它们却成了提高生产力的最大障碍,起初看似无害的尝试,很快就会变成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的无底洞,让个人和企业损失数百万。
在实际的 Linux 编程场景中,比如处理结构体时,内存对齐的影响就尤为明显。结构体成员变量的排列顺序、类型等因素,都会因内存对齐规则,最终影响结构体占用内存的大小以及访问效率。
在长篇叙事的迷宫中,AI如何像人类一样“记住”线索、更新认知?ComoRAG通过模拟大脑前额叶的元认知循环,以动态记忆破解“推理阻塞”,为状态式推理提出创新思考。
我们不再信任服务器做 UI,于是堆起了客户端复杂度的高塔: 为了渲染一个表单引入客户端路由;为了禁用一个按钮把 props 传过七层;把“渲染”变成满地是管道的“水暖工程”。
如果不想这样,只能修改代码的所有表对象的字段类型和传参类型保证与postgres数据库的字段类型对应,但是有些依赖的框架底层自己操作数据库可能就无法修改源码了,只能修改数据库表字段类型了。
数据架构的演进,反映的是企业数字化成熟度的提升。从数据库到数据仓库,从数据湖到湖仓一体,每一次技术升级的背后,都是商业需求的驱动。理解了这个逻辑,你就能更好地为自己的企业选择合适的数据架构方案。
波士顿动力已经证明,可以训练出多任务、语言驱动的策略模型,来控制自家的 Atlas人形机器人完成那些既需要移动又需要灵巧全身操作的长期任务。
MIT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提出了MEM1框架。实验结果显示,7B参数MEM1模型的推理速度能达到传统14B模型的3.5倍,同时峰值上下文token(peak token)数量约为后者1/4。
AI时代的基建狂潮来了!Anthropic联合创始人Tom Brown直言:人类正踏上一场规模超越阿波罗登月、曼哈顿计划的算力竞赛。他,曾经线代只考70多,6月自学成才,加入OpenAI打造GPT-3,创立Anthropic……一路开挂堪比韦小宝,他正是AI时代最燃的注脚!
GPT-6在路上了!奥特曼旧金山采访,坦言GPT-5发布「搞砸了」,下一代模型主打个性化记忆功能,不仅记住一个人偏好习惯,还能定制专属聊天语气。令人咋舌的是,OpenAI新一轮融资完成后,估值飙升5000亿美金。
AIBrix 是一款模块化、云原生的AI基础设施工具包,旨在大规模提供高性能和低成本的推理服务。本次我们推出了重大更新 —— v0.4.0 版本。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洋理工大学 S-Lab、英伟达等机构提出 LongVie 框架,系统性解决可控长视频生成中的核心难题。
本文将分析数据和治理领域中最相关的四种所有者类型,解释他们各自的角色,并展示他们在实践中如何互动。虽然每个组织都应该以适合自身情况的方式定义所有权,但本文概述的模式反映了我所观察到的在各个行业和数千个组织中最有效的模式,因此可以作为一个建议的起点。
他们的故事,正是鸿蒙生态中千万开发者的缩影——从最初的探索者,到如今的引领者,他们用代码和热情,推动着中国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生态的崛起。
最近看到一道面试题:假如线上系统流量突然增加了10倍,你该怎么办?感觉挺有意思的。其实我在之前的工作中,也经常遇到流量突增的情况,特别是在中午和晚上的用餐高峰期,流量会突增几倍。今天这篇文章就跟大家好好聊一下这个问题,希望对你会有所帮助。
智能体的系统提示词加固是指通过优化,补充,约束系统提示词的内容和结构,增强其对模型“约束力”和“指导性”,让智能体在收到用户的请求时通过安全研判后来决定返回的内容,确保模型在复杂场景下行为可控、安全合规、效果稳定。
10:33  51CTO  Pydantic AI与MCP相逢
展望未来,AI 的发展不仅在于模型规模的扩大或性能的提升,更在于我们能否构建出真正可靠、可维护且安全的智能系统。在这方面,Pydantic AI 可以为下一代 AI 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带你深入分布式在线事务处理(OLTP)数据库的核心,从最基础的事务概念出发,层层剖析分布式环境下的原子性、一致性与可用性挑战,探讨从二阶段提交(2PC)、共识协议(Paxos/Raft)到最终指导所有设计的 CAP 定理,理解构建一个健壮分布式系统背后所必须做出的深刻权衡。
在电商营销中,会场是承载活动流量的核心阵地。得物的营销会场不仅覆盖520、七夕等活动节点,也支撑日常的"天天领券"、"疯狂周末"等高频运营场景。数据显示,会场的UV占比、GMV贡献、订单量均占平台重要比重。
RF-DETR的成功证明了一个道理:在AI时代,技术的护城河正在被重新定义。不是谁的资源多谁就能赢,而是谁能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更快地迭代技术,更开放地拥抱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