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热榜:2025-08-19

洋葱,是餐桌上最普通的食材之一。但在2021年,美国厨师兼美食作家 J. Kenji López-Alt 却把它带到了数学黑板上。他抛出的问题看似平常:洋葱应该如何切丁,才能获得最均匀的块状?
OpenAI在8月初发布了开放权重模型家族gpt-oss,这是公司自2019年GPT-2以来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开源动作。仅仅两周后,一位研究者就将这一模型“拆解重组”,推出了与官方版本迥异的变体。
想象一个课堂:讲台上是永不疲倦的AI讲师,台下是专注于启发和引导的人类导师。本期播客,听听他们关于AI如何重塑教育、老师角色以及适应力为何是新一代职业保障的深刻洞见。
Action Routes 让代码既精简又可扩展: 它帮你消除重复、简化调试,将零散的逻辑拉回到单一真相来源。为什么要和混乱的代码搏斗?用这套模式,构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应用。
本文就从通信基础、安全机制和性能表现三个维度,结合实际场景,通过Apipost(网址:https://www.apipost.cn)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些“隐藏指标”的来龙去脉。
男篮亚洲杯中国队1分憾负澳大利亚,但另一边绿茵场上,中国机器人传来好消息:1-0战胜人形机器人版德国战车,再次将世界冠军收入囊中。
他们提出了一种比目前业界主流采用的DAPT(领域自适应预训练)和RAG(检索增强生成)更方便、且成本更低的方法。
在Agent任务中,大语言模型经常处理重复、专业化的子任务,这让它们消耗大量计算资源,且成本高、效率低、灵活性差。
上海交通大学 DENG Lab 联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推出 Discrete Diffusion Forcing(D2F),首次使开源 dLLMs 的生成速度显著超过同等规模的 AR 模型。
UoMo 是一种结合扩散模型的移动流量预测通用模型,该模型能够同时支持多种预测任务(短期 / 长期预测与生成)。
近日,我们熟悉的 Sebastian Raschka 也发布了一篇深度技术博客,对 gpt-oss 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回顾了自 GPT-2 以来 AI 社区取得的进步;此外,他还将其与 Qwen 3 进行了比较。
在SpringBoot项目的生命周期中,Jar包部署是生产环境交付的核心环节。相比传统WAR包部署,Jar包自带嵌入式容器的特性让部署流程更简洁,但也对启动脚本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AI重塑职场,领导者必须超越效率层面,通过设计工作流程、企业文化和培训体系,确保员工保持参与感和积极性。
研究发现,开放权重模型使用的token数量是OpenAI和Anthropic等闭源模型的1.5到4倍,对于简单的知识问答,差距会大幅扩大,某些开源模型使用的token数量最多可达闭源模型的10倍。
说到底,工具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是找到适合的应用场景。GPT-5虽然这次表现不尽人意,但它在成本效率上的优势依然明显。而Claude在质量和用户体验上的坚持,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W3C 正在推进的原生 Observable API 提案,将响应式编程范式引入浏览器标准。该方案通过可观察对象(Observable) 与观察者(Observer) 的解耦设计,提供声明式事件处理能力。
内存管理向来是 C++ 开发的重难点,内存泄漏、悬空指针等问题时刻考验开发者功底。智能指针如何借助 RAII 机制实现自动内存管理,堆和栈内存的区别及使用场景,都可能在面试中被问到。并发编程随着多核处理器普及愈发重要。
在最近激烈的硅谷人才大战中,Thinking Machine Lab独善其身,十几名成员无人接受小扎offer,10亿美元薪酬都拒绝。
最近,来自英伟达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论文《小型语言模型是智能体AI的未来》(Small Language Models are the Future of Agentic AI)。他们大胆断言:当前以LLM为中心的智能体构建方式,不仅成本高昂、效率低下,而且可能根本不是未来的方向
AI来了,一场悄无声息的「岗位绝种」来了。AI已深度渗透新闻采编、聚合与分发流程,从Perplexity豪赌345亿美元收购Chrome,到Particle打造全景式新闻摘要,AI正重构信息入口与用户体验。记者岗位面临「寂静灭绝」,57%的人认为会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