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热榜:2025-09-05

AI正在重塑供应链,但真正决定韧性与客户体验的,仍是人类的智慧与温度。效率与自动化让物流更快更准,而在人机难解的突发状况、客户关系和道德选择中,人类不可替代。
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提升数据中心能源效率不仅是技术挑战,更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我们有信心将数据中心打造成为高效、绿色、智能的新型基础设施,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算力支撑。
苹果、三星们失去了每年数百亿美元的"躺赢"收入,必须重新考虑默认搜索引擎的选择。这给了其他搜索引擎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LLM.265研究发现,视频编码器本身就是一种高效的大模型张量编码器。原本用于播放8K视频的现成视频编解码硬件,其实压缩AI模型数据的效率也非常高,甚至超过了许多专门为AI开发的方案。该工作已被世界微架构大会MICRO-2025正式接收,相关成果将于今年10月在首尔进行展示与讨论。
8月,nano‑banana登顶LMArena文生图像榜单,带动LMArena社区流量暴增10倍,月活用户300万+。nano‑banana在LMArena启动盲测后,短短两周便吸引了超过500万次总投票,并单独赢得了250万+直接投票,创下历史最高参与度。自2023年推出以来,LMArena已成为谷歌、OpenAI等AI大厂扎堆厮杀的竞技场。
来自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纽约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浙江大学的联合团队推出了 PosterGen,一个能将论文 PDF 直接转化为设计精良、完全可编辑的 PPTX 格式学术海报的多智能体框架。
怎么判断模型、产品性能是否真的提升了?很简单,亲自用它实打实工作一天就知道了。
OpenAI 发布了一份关键的《在 AI 时代保持领先:领导力指南》。
字节UXO团队设计并开源了统一框架USO,让看上去不关联的任务相互促进,实现风格迁移和主体保持单任务和组合任务的SOTA。
Boris Cherny 作为Claude Code 创造者 和 Alex Albert (Claude Relations 负责人) 深入详细的讨论智能体编程的实用化、背后模型的演进过程、直觉驱动的Claude Code 迭代,以及 Claude Code 的设计哲学。
Alex官网和创始人𝕏都已挂出公告,宣布即将加入OpenAI Codex团队。看上去OpenAI这回是不会重蹈Windsurf收购失败的覆辙了。
大多数专家认为5-10年后人工智能会比人类更聪明。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款AI Agent可在用户指令极少的情况下,帮助用户执行多步骤任务。
FAIR研究员发现Qwen3在SWE-Bench Verified测试中,不按常理修bug,反而玩起了信息检索大法。
DeepSeek再次出招,直接对标OpenAI!据彭博社最新独家爆料,DeepSeek正开发AI智能体:打造无需复杂指令、可自主学习与执行的下一代AI系统,年底重磅发布! 
Chain-of-Agents范式实现了智能体技术的创新思考。它通过多智能体蒸馏,将协作智慧内化于单一模型,不仅性能超越顶尖系统,更将推理成本锐减84.6%,为AI的实用化给出了强力支撑。
Gimlet Labs的最新研究显示,在苹果设备上,AI不仅能自动生成Metal内核,还较基线内核实现了87%的PyTorch推理速度提升。
存款60美元、欠债1.5万美元,82岁的Luis正在积极学习提示词策略,创办科技公司,他想用AI为自己的人生来一场漂亮的收官;年近80的Scalettar,教会了96岁丈夫使用AI编辑。AI为许多美国老年人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他们比许多年轻人更接受,也更会用AI。
不少开发者已在 X(原 Twitter)上讨论了 Jono Alderson 的一篇深度长文,信息量大也挺硬核。下面给出更短、更实操的版本,给时间紧、但又想把站点做快的人。
在分布式系统和复杂业务场景中,我们经常需要在事务完成后执行一些额外操作,比如发送消息通知、更新缓存、记录审计日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