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热榜:2025-09-18

这篇题为《Nav-R1: Reasoning and Navigation in Embodied Scenes》的新论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身体体现式(embodied)基础模型」(foundation model),旨在让机器人或智能体在 3D 环境中能够更好地结合「感知 + 推理 + 行动」。简单说,它不仅「看到 + 听到+开动马达」,还加入清晰的中间「思考」环节。
当智能体记忆越多,表现反而越差?Gradient团队的SEDM框架,用实证准入与自进化调度,让记忆系统越用越聪明,为长期多智能体协作扫清核心障碍。
《连线》杂志的Natasha Bernal在X上表示,老黄是香蕉粉这件事,是他这一天当中最有趣的消息。
GPT-5上线引发全网吐槽。8月14日,ChatGPT负责人Nick Turley深度复盘了GPT-5发布「风波」,并详细总结了此次产品发布中的失误:比如过快下线GPT-4o、低估用户会对模型的情感依恋、没有让用户建立起「可预期性」等。Nick也分享了OpenAI的产品设计哲学,要坚持「真正对用户有帮助」的原则。
编号为CVE-2025-43300的漏洞在iOS 16.7.12和iPadOS 16.7.12版本中得到修复,该漏洞可能导致苹果手机在处理恶意文件时出现内存损坏。
当GPT-5第一次被写进数学论文,舆论瞬间炸开。有人惊呼「AI 数学家诞生」,有人却冷静提醒:它只是把熟悉的工具快速拼接。于是,一个新的问题被摆到台前:这究竟是科研的加速器,还是博士培养的绊脚石?
阿里昨晚放大招,正式开源通义DeepResearch,一举登顶碾压OpenAI、DeepSeek。模型、框架、方案全部开源,背后核心技术报告一同公开了。
AP2为代理生态系统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基于加密的方法来证明用户授权,将其与商户签名的购物车绑定,并向发卡机构提供可审计的记录—而无需将开发者锁定在单一栈或支付方式中。如果代理将代表我们购买物品,这正是支付系统所需的证据路径。
生成式AI与自主式智能体并非数字化转型的延续,而是一场全新的技术与组织变革,它要求从可预测的流程自动化跨越到自主创造的智能协作,并在数月级的极速迭代中保持灵活。
GenAI带来了便利,但“过度提示”让不少用户和IT团队陷入无休止的“打磨”陷阱:他们不断修改提示和输出,试图追求完美,却消耗了大量时间与算力,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一项分析显示,生成式人工智能(AI)工具及其驱动的深度研究智能体与搜索引擎,常常会给出未经证实且带有偏见的回答,而这些回答与其引用的信息来源并不相符。
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Reddit子版块r/MyBoyfriendIsAI上的帖子,完整揭露了人们寻找“AI男友”的动机、具体相处过程等问题,并得出了一系列有趣发现。
Groq以生产优化预训练模型的AI推理芯片而闻名,公司成立于2016年,创始团队中很多都是谷歌TPU的原班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