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热榜:2025-09-16

OpenAI重磅推出GPT-5-Codex,专为智能体编程设计,显著提升代码重构、审查和缺陷发现的表现。其动态资源分配机制让模型在低负载请求中更高效,在复杂任务中更深入。2025编程智能体大战全面升温,GPT-5-Codex能否突围?
老杨见过太多的"盲人摸象"式排查。其实找到系统链路中的薄弱环节,真的不需要凭运气和直觉。今天老杨就来聊聊如何避免盲人摸象式的排查。
随着 Web 应用复杂度的提升、安全要求的加强,以及性能优化的迫切需求,localStorage 的局限性也逐渐显露。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进程间通信方式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可扩展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进程间通信技术也将朝着更高性能、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Kotlin Multiplatform 在经历了这么多年迭代后,目前现在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了。虽然在内存管理方案还有一些瑕疵,但其『IR 翻译成 Native』设计理念使得整个系统的性能上限很高,理论上能达到接近原生的执行性能。
在9月葡萄牙召开的“ACM SIGCOMM 2025”大会上,微软研究院公布了突破性技术MOSAIC,凭借宽通道慢速率架构与microLEDs创新组合,一举将链路故障率降低100倍。
这次开源的是一个世界模型-动作架构,名叫UnifoLM-WMA-0。它的核心之处在于拥有一个世界模型能够理解机器人和环境相互作用时的物理规律。
这项名为 MachineLearningLM 的新研究提出了一种轻量且可移植的「继续预训练」框架,无需下游微调即可直接通过上下文学习上千条示例,在金融、健康、生物信息、物理等等多个领域的二分类 / 多分类任务中的准确率显著超越基准模型(Qwen-2.5-7B-Instruct)以及最新发布的 GPT-5-mini。
最近,有篇论文给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虽然 scaling law 显示 LLM 在测试损失等指标上存在收益递减,但模型在现实世界的价值往往源于一个智能体能够完成任务的长度。从这个角度来看,更大的模型非但没有收益递减,反而能将单步准确率的微小提升复合放大,在任务完成长度上实现指数级跃升。
就在前几天,pnpm 发布了 10.16,带来一个非常实用的新功能::​​minimumReleaseAge​​,即最小发布时间限制,它允许你为依赖版本设定一个“冷静期”(单位:分钟)。只有当某个 npm 包的版本发布超过这个时间,pnpm 才会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