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热榜:2025-10-09

我们总会遇到需要生成“唯一ID”的场景,“唯一ID”这个需求看似简单,但要实现一个绝对不会重复的 ID,却比想象中要复杂。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 py3dbp 解决三维装箱问题。文章包含了从基本概念、实战案例到最终生成动态GIF可视化的流程及代码实现。
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是,按照10亿Tokens作为一条新的baseline,把日均消耗10亿Tokens的公司称为“Tokens独角兽”,正在成为新的标准。相比传统的技能测试,以日均10亿Tokens作为新benchmark,或许能更直观揭示AI落地的需求的真伪,而且相比于融资,也能更真实地反映业务进展。
自然语言规划的模糊性让仓库生成屡屡翻车。微软RPG用图谱取代文字,节点代表功能与文件,边标注依赖与接口。基准显示,功能创新率11-13%,代码通过率69.7%,远超Claude Code,为大规模AI开发铺平道路。
在短视频内容爆炸的时代,如何让用户在海量视频中快速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成为推荐系统的核心问题。 传统基于规则或协同过滤的推荐方式,已无法满足实时性与语义理解需求。
想清楚:你要上产品、抗增长,而不是当和事佬。2025 年“最佳框架”取决于你的应用如何渲染、唤醒(hydration/resume)、更新与扩展。下面是一份不拐弯的 CTO 备忘:各自的优势、坑点,以及如何判断该选谁。
残酷但真实:用户的耐心比玩具货架前的小朋友还少。你也许想把锅甩给“服务器响应时间”或 “Core Web Vitals”,然而,感知速度很大一部分,归根到底落在——没错,CSS。
跟踪技术不再局限于“跨帧跟踪边界框”:它正演变为连接视觉与语言的“智能层”,为未来具备上下文感知能力的交互式人工智能系统奠定基础。
并发量大并且大量SQL性能低的情况下,比如字段是没有建立索引,则会导致快速CPU飙升,如果还开启了慢日志记录,会导致性能更加恶化。生产上有MYSQL 飙升900% 的恶劣情况。
索引在 MySQL 中通过构建一个经过优化的结构来加速数据访问,使查询更快地返回符合条件的数据。如果没有利用索引,当执行未分页或未定义​​LIMIT​​的查询时,MySQL 会对表执行扫描操作。
这篇文章我们系统性地探讨了如何保证微服务应用高可用的综合性方案。当然,这里给出的整个话术和方案,是一个“框架”,面试的时候你需要根据你的实际项目经验,来填充血肉。业界有非常多的高可用方案,你可以多学习几种,将它们内化成你自己的知识体系,并整合进你的面试方案里。
@Transactional 是 Spring 中用于声明式事务管理的核心注解,旨在简化数据库事务操作。在传统的编程式事务中,我们需手动编写事务的开启、提交或回滚代码,而通过 @Transactional 注解将事务逻辑与业务代码解耦。
虽然优点很明显:效率比人类团队快10倍以上,数据分析严谨到会拒绝统计显著性陷阱(就算p<0.05,但如果效应量过小,也会说明“结果实际意义有限”),还能处理真实实验中的噪音数据等。
本文聚焦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的五项前沿趋势,深入剖析其技术内核与应用价值。这些趋势正突破当前技术瓶颈,将于2026年深刻重塑NLP的发展生态,为人机交互及行业应用带来革命性变革。
真正能撑住双 11 流量洪峰的,不是某个单一的优化,而是 从前端到数据库的全链路协同设计。当你构建出这样一套体系,面对千万级并发也能做到“系统稳如老狗”,再也不用担心用户抱怨“点了没反应,结果秒没了”。
要理解不同的I/O模型需要先明确I/O操作的基本流程。一般来说,一次完整的I/O操作包含两个关键的阶段,这两个阶段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I/O模型。
资源管理体现了程序的健壮性,defer语句的正确使用可以预防资源泄漏。指针使用需要基于数据特征和操作意图做出合理选择。循环和范围的高效运用则反映了我们对算法复杂度和内存管理的理解。
技术设计文档(TDD)是架构师与工程师为产品和技术团队编写的“实施指南”,相当于系统或功能的“施工蓝图”。其核心目标是梳理拟议技术方案的细节,以及实现所需的架构变更;对架构师而言,TDD 是在项目落地前,让工程师、产品经理及其他相关方就“如何实现”达成共识的关键工具。
这种 “睡等” 能避免 CPU 空转,但切换线程上下文会有开销;而自旋锁是 “站着等”:线程会循环检查锁是否释放,全程占用 CPU 不放手,没有上下文切换成本,可一旦等久了就会浪费算力。
浏览器掌握的上下文比你的页面多得多:网络质量、设备温度、标签可见性、电量、历史行为…… 把“决策权”交给引擎,调度往往比你凌晨 2 点写的 onmouseover startFetch 要聪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