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热榜:2025-09-26

有人批评华与华的“超级符号”不过是“超级抄袭”,而有人则认为这种符号理论本身具有巨大的价值。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超级符号”的本质,分析华与华与叶茂中在符号运用上的差异,揭示符号在品牌传播中的真正作用,以及如何避免符号的滥用和枯竭。
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AI生成内容的成本问题成为了许多开发者和企业的痛点。高昂的GPU资源消耗和复杂的集成流程,让许多有创意的项目难以落地。然而,一家名为Runware的创业公司正在打破这一局面。
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阿里最新发布的Qwen3-Omni模型,这是一个能够像人类一样全方位感知世界的全模态AI。从文本、图像、音频到视频,Qwen3-Omni不仅能够处理多种模态的信息,还能以极高的效率和智能进行交互。
17:01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B端产品AI落地,3条路径如何选?
在AI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B端产品如何有效落地AI应用成为了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面对AI浪潮,B端产品经理面临着如何将AI融入现有产品、创造新的商业价值以及构建可持续的生态系统等挑战。
尽管AI技术在法律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但目前大多数法律AI工具仍停留在解决单点问题的阶段,未能真正融入律师的日常工作流程。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AI法律应用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分析为什么现有的AI工具未能充分发挥其潜力,以及如何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设计来推动AI在法律行业的广泛应用。
17:01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我的脸,被AI公司用1.4万元“买断”了
这篇文章通过一个YouTube博主Lucy的真实故事,揭示了AI公司购买人脸用于商业用途的现象。Lucy以1500英镑的价格将自己的脸卖给了AI初创公司,却在后续发现自己的形象被用于各种广告中,甚至影响了她的自媒体生涯。
一款名为Dippy的AI社交应用,它通过独特的“盲盒角色”机制、“多人剧情”模式以及“思考过程可视化”功能,成功吸引了超过500万用户。Dippy不仅在用户体验上进行了创新,还通过自动更新记忆功能缓解了AI社交应用中的一个主要痛点。
AI产品的“体检”不只是技术评估,更是一次关于流量结构、工具价值与平台战略的系统性观察。本文将从三类参与者——流量方、工具方、平台方——的视角出发,梳理它们在AI时代的角色定位、能力边界与竞合逻辑,帮助读者理解AI生态的真实格局与演化趋势。
在“出片即社交”的时代,越来越多的APP试图用滤镜、模板、互动机制来激发用户的表达欲。但真正能打动用户的,不只是好看的界面,而是对“出片”背后动机的精准洞察。本文以“可颂”这款社交产品为切入点,深入拆解其产品设计逻辑,分析它如何试图抓住用户的创作冲动,却在需求识别与场景构建上频频偏航。

历史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