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热榜:2025-09-24

12:29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请别做“老登品牌”
“老登品牌”不是年龄问题,而是认知惯性与表达迟钝的综合体现。本文将从品牌语言、组织节奏与用户连接三大维度,剖析那些看似“还在做事”的品牌为何逐渐失去市场的注意力与信任感。
12:29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AI产品场景思考-解压娃娃
当“解压”成为一种被算法理解的情绪需求,AI产品的场景设计也不再只是功能堆叠。本文以“解压娃娃”为切口,探讨AI如何识别、响应并重构用户的情绪场景,揭示娱乐产品背后的深层交互逻辑。
定量数据能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但定性洞察才能解释“为什么”。本文以高德扫街榜为例,拆解定量研究在缺乏定性支撑时的局限,帮助你构建更完整的用户理解框架。
13:00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业务频繁的改需求,怎么破?
需求频繁变更不是偶发事件,而是组织结构、角色定位与协作机制的综合投影。本文通过一个真实项目的复盘,揭示了“改需求”背后的三重根因,并提出产品人在弱势语境下的应对策略与心态重塑。
面试不只是问答,而是一场信息不对称的博弈。本文以“AI 对抗式模拟面试”为切口,探讨如何通过技术手段重构面试的评估逻辑、追问机制与复盘能力,让候选人与招聘方在更少的误判中做出更好的决策。
从“出门之后”到“出门之前”,高德地图正在重新定义本地生活的入口逻辑。本文通过“扫街榜”与“智能租房”的双线对比,探讨地图平台如何借助空间数据与生态协同,从流量工具跃升为生活基础设施,并在与美团、贝壳的竞争中寻找降维打击的可能性。
Agent 创业不是“做个工具”,而是重构人与任务的连接方式。本文将从技术路径、产品机制与增长逻辑三大维度,深度解析 Agent 创业的成本结构与落地难题,帮助你理解为什么“能做”不等于“能活”。
生成式 AI 的架构选择,不只是技术路线的分歧,更是产品能力与边界的根本定义。本文将深入解析自回归模型与离散模型的底层逻辑,探讨它们在生成效率、控制能力与应用场景中的差异与互补。
对市场投放、运营岗来说,“日报周报月报” 从来不是简单的 “写总结”,而是一场与 “数据混乱、时间消耗、沟通低效” 死磕的持久战 —— 尤其是同时负责 16 个信息流账户时,这种煎熬被放大到极致。
在时代的拐点上,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这场与罗永浩长达4小时的深度对话,不只是一次观点交锋,更是一场关于方向、责任与重塑的思维激荡。从创业困局到行业洞察,从个人抉择到公共表达,我们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十字路口”,并提炼出值得所有行动者参考的底层逻辑。

历史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