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热榜:2025-09-22

这几年,AI大模型的崛起几乎成了科技圈的年度大戏。它们像是一块块潜力无穷的“原石”,在不断被打磨,逐渐从“通用大脑”走向更加精细、实用的工具。而作为产品经理,如果光是知道模型算力堆得多高、参数多大,仍然会觉得“我有点跟不上节奏”。真正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利用大模型的进化工具箱,把它们变成可落地的产品?
14:18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小美Agent,是垂类C端应用Go-to-Market的开端
美团的小美Agent上线了!不仅能帮你点外卖,还能理解你的需求、推荐更懂你的选择。这篇文章讲透了它背后的产品逻辑和商业野心,AI应用终于开始“落地生根”了。
16:23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下一个十年,品牌营销要拼情绪价值!
在注意力稀缺、表达泛滥的时代,品牌如何赢得用户的情绪认同?本文以“情绪价值”为核心,拆解品牌营销的新范式,是创业者与运营人构建长期品牌力的战略参考。
没有历史数据,如何判断一道题的难度?本文从题目结构、标签体系、专家标注等角度出发,探索题库系统在冷启动阶段的难度初始化策略,是教育类产品经理理解“智能评估机制”的实战参考。
当所有人挤破头做“年轻人的第一个AI伴侣”,这家华人团队反其道而行——把大模型做成“会唠嗑、会提醒吃药、还会用沪语讲老笑话”的桌面小机器人,专为银发族解决“子女不在、电视不聊”的空巢孤独。上线 3 个月,日均对话 12 轮、月留存 82%,一举拿下 350 万美元种子轮。银发市场不缺流量,只缺“慢下来”的产品:大字体、低学习、情感连续,反而跑出高粘性。AI 陪伴的下一幕,可能不在炫酷眼镜,而在爸妈的床头柜。
文章拆穿三大“伪 ARR”花招:把一次性实施费摊成 12 个月、把免费试用算签约、把按需充值当经常性。用 SaaS 尺子量 Agent,估值泡沫至少放大 3 倍;换用“毛利留存率+净收入留存”双轨制,才能看清谁真粘、谁真亏。投 Agent,先看成本结构,再看续费模型,别被 ARR 三个字骗了子弹。
18:26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小红书,也想做“大众点评”
种草到拔草,只差“团购”一步——小红书悄悄把“探店”入口抬进一级流量池,笔记可直接挂券、到店打卡返 5 元,试图用“内容+交易”闭环硬刚大众点评。但本地生活不是滤镜:线下供给重、评价水更深,DAU 能否扛住核销率、黑公关与商家飞单的“三连击”?种草易,拔草难,小红书这次得把滤镜关掉,真刀真枪打一场地推硬仗。
本文将探讨前 Twitter 高管 Kayvon Beykpour 如何通过其新公司 Macroscope,利用 AI 技术彻底改变软件团队的工作方式,解决这一管理难题。
这篇文章将从财务共享中心的背景、概念、适用企业类型、涉及部门、制度和流程、技术架构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等六大模块入手,为你全方位、深入地剖析财务共享中心的奥秘。
20:29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当AI成了你的团队:一人公司正在变现实
从写代码到跑业务,从部署到运营,AI正在重塑创业的底层逻辑。本文以腾讯云黑客松为切口,剖析“一人公司”如何借助AI工具完成从创意到产品的闭环,是理解AI原生创业范式的关键参考。

历史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