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热榜:2025-07-23

07:53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以人为本的AI:5 个 UX 设计师的框架
当 AI 成为界面背后的“隐形同事”,UX 设计师如何既借力又守界?本文汇总 IBM、Google、Microsoft 与卡内基梅隆等团队公开的 5 大框架:从理解意图、可解释性到人机协作与持续反馈,给出可落地的工具包与案例,让 AI 真正为人而设计。
面对复杂的医疗场景,PACS功能该怎么设计?本文从用户角色分层入手,结合真实需求排序方法,手把手拆解PACS系统如何在有限资源中实现“优先满足谁”的产品决策路径。
“日入千元、马上入职”的吆喝在招聘直播间此起彼伏,抖音、快手一年带岗上亿人次,信息透明又省钱。但糖衣背后藏着押金骗局、薪资注水与岗位错配。直播间找工作到底靠不靠谱?一文拆解红利与陷阱。
市场风格轮动越来越快,增量资金迟疑不前,大众客群在涨跌之间“反应迟钝”。传统“三板斧”已然疲态,结构性错配愈发严重。本文从集约智能营销平台的架构设计切入,系统拆解证券行业如何以自动化运营驱动大众客群“丝滑不掉队”,构建新一代私域飞轮。
本文作者结合该框架与一线实战观察,直指一个残酷现实:客户期望不再线性增长,而是瞬间被 AI 拉至天花板——那些无法交付 10 倍价值的产品,正在以周为单位被淘汰。如果你想知道你的产品是否已站在悬崖边,以及如何用 AI 重构护城河,这篇万字长文是当下最迫切的生存指南。
一个预警系统该怎么设计、怎么应用、怎么衡量价值?本文从“异常定义”到“指标落地”再到“组织响应机制”,层层拆解预警体系构建的关键路径,帮助读者建立更系统的产品认知。
11:01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我在京东外卖上的120天”
京东正在用自己的“京东供应链”风格来重新打磨外卖业务。 不论是入驻审核体系,还是重运营模式,抑或是辅助商家打造爆品等等,这些举措和过去京东在电商等一系列以供应链为底盘的业务上展现出的商业风格,可谓是一脉相承,即通过提升底层的供应链效率来重塑前端业务生意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优的消费选项。
别再一个个敲脚本了,用对工具,能帮你“批量解放”。这篇文章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诉你:如何用 DeepSeek 和飞书打造图文内容的自动化闭环,还贴心附上保姆级教程,新手也能一键跑通。
12:01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面试:大厂,还是创业公司?
“选大厂,还是去创业公司?”——这是每个产品人都会面对的经典难题。本文尝试跳出“待遇 vs 自由”的二元对立,从成长路径、战略逻辑、风格匹配三个维度,提供一套更底层的决策框架,帮你把选择从感性变成结构化判断。
当 ChatGPT 还在帮你“写”和“画”时,下一波 AI 已悄悄进化到“替你干完一整件事”。它被称为 Agentic AI(代理人工智能)。本文用 6 大场景、3 句大白话,带你快速看懂代理 AI 将如何一夜改写医疗、供应链、金融、教育、创意、网安的游戏规则,以及它留给人类的最后一个问题:当 AI 会动又会想,我们到底该担心失业,还是该先担心被抢先一步?
12:01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Netflix与YouTube开始在广告战场正面交锋
YouTube靠广告成就流量飞轮,Netflix靠订阅打造内容壁垒,但如今,两者终于在广告端对上了“排位赛”。本文通过产品策略、广告数据与用户体验三重维度,复盘这场平台博弈的本质与走向。
a16z最新圆桌抛出震撼判断:AI正成为继计算、存储、网络之后的第四大基础设施支柱——它不仅吞噬重复劳动,更在让软件“自己写自己”。从 Prompt Engineering 到 Context Engineering,从 Coding Agent 到自然语言编程,5000 万开发者边界被击碎,软件业第一次遭遇“自我革命”。这篇文章带你穿透技术狂欢,看懂范式转移后的新分工、新工具与新机会。
写代码不一定要懂语法,或许你只需要一段对话。本文将实测腾讯CodeBuddy的真实能力,从协作效率到产出质量,揭示这款AI开发助手是否真的能助你跨过“技术门槛”。
12:01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外卖烧钱大战,烧不出赢家
客单价跑不动,补贴停不下,外卖平台陷入“越投越亏”的死循环。本文通过财报数据、竞争逻辑与用户行为路径,系统分析外卖赛道的烧钱机制为何难以形成正向飞轮,并思考行业是否需要一场“盈利逻辑”的重构。
12:01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外卖大战,打入硬折扣超市
当外卖日订单破亿、补贴边际效益递减,阿里、美团、京东却把战火从“送餐”烧到了“送超市”——盒马 NB、小象超市、京东七鲜集体化身硬折扣便利店,扎进社区毛细血管。折扣价只是烟雾弹,真正的算盘是用“前置仓+30分钟达”把外卖流量沉淀成即时零售的留量资产,同时筑起抵御彼此入侵的护城河。
12:01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PACS在特殊医疗场景的业务适配与功能创新
特殊医疗场景带来的挑战,不只是流程变异,更是角色结构与数据节奏的复杂协同。本文以PACS系统为样本,从功能定制、数据交互、体验优化三个维度出发,拆解如何在差异场景中做出“既通用又精准”的产品决策。
你以为跳海酒馆只是氛围好?其实那些活动、共创、参与感,早就悄悄构建了属于年轻人的社群磁场。这篇文章继续带你看懂:为什么你愿意留下、愿意参与、甚至愿意推荐跳海——因为它让你不只是消费者,更是社区的一份子。
22:14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王莆中的美团版“论持久战”
补贴、扩张、流量焦灼……当竞争策略失灵,“持久战”逐渐成为平台的新底色。本文以王莆中为中心,复盘美团在一线战场上的打法演变,并提出一个关键命题:平台战争的胜负,也许不在快,而在熬。

历史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