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委机关报连发三问:为什么南京发展不出“杭州六小龙”?
据澎湃新闻,新年假期刚刚结束,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旗下“交汇点”客户端在2月7日晚、8日上午连续发布了三篇专稿文章《DeepSeek为什么会出现在杭州?》《为什么南京发展不出“杭州六小龙”?》《杭州有DeepSeek,南京有什么?》。
7日晚间发布的《DeepSeek为什么会出现在杭州?》,重点讨论了杭州“硬核创新”转向的问题。
8日上午交汇点客户端发布的文章《为什么南京发展不出“杭州六小龙”?》,更为犀利,直接将南京与杭州对标,检讨了城市在发展、产业和氛围等诸多方面的不同。文章开篇就承认:杭州“六小龙”狠狠破圈,客观上,让南京人也很震撼。
文章写道:关心城市发展的南京人难免会想,论高校、科研、人才、科技人口,南京超过杭州,论产业导向,南京很多年前就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力,很多区都有布局,怎么最后还是杭州DeepSeek破圈?成为杭州新兴产业的代表企业?杭州的科技创新怎么一波一波源源不断?
文章指出,南京不容易出“链主”,只能做“产业链”中的一员,命运被别人决定。南京每年培养出的几十万高级人才,最终都是助长其他城市巨头的成长、成功,而自己只能做做外包,吃点“外包利润”。
文章重点对比了南京与杭州在不同的城市定位与产业战略、政策与营商环境、不同高校科研投入与侧重、科技产业化能力等诸多方面的不同。进而得出一个结论:杭州的容错率较高,也比较能容忍一定的创投失败,年轻人敢闯敢做。
2月8日中午刊发的第三篇文章《杭州有DeepSeek,南京有什么?》,同样话语犀利。文章认为,DeepSeek的缺席不应被简单解读为创新失位,而应视作特色发展路径的选择印记。当南京的工业软件定义智能工厂的运行逻辑,当创新药企解码生命的奥秘,这座城市正以独有的节奏参与科技革命——不做聚光灯下的独角兽,而做深海之处的定海针。